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新华社哈尔滨9月9日电 题:从“救命鱼”到“致富鱼”——一条鱼见证赫哲族变迁
邹大鹏、朱悦
湍急的黑龙江水奔流激荡,远处一线红日从水天相接处缓缓而出,如同一江秋水中的欢快鱼儿。伴着山中清脆的鸟鸣,35岁的赫哲族老板娘尤克勒·哈拉·浩开始准备鱼宴的食材。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世居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因地处祖国东方,被称为“守望太阳的民族”。新中国成立前仅存300余人,如今总人口超过5000人,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市和抚远市等地。
很多人了解这个民族,是通过那首耳熟能详的《乌苏里船歌》,歌中这样唱着: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
鱼,在赫哲人的生活中,曾是难忘的生存密码。“祖辈们穿鱼皮衣,吃、住、睡都在船上,不管顶着多大风浪都要起网。冬天只能在冰上凿冰捕鱼,胡子和眼睫毛上都是冰碴儿,那时几乎顿顿只吃鱼,饥一顿、饱一顿,靠这个活命。”尤克勒·哈拉·浩的母亲龚淑珍已经62岁,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渔业村生活了一辈子,说起祖辈的渔猎生活感叹不已。
尤克勒·哈拉·浩第一次对鱼有清晰的记忆,是父母在江上漂泊打鱼,村里邻居照看她们几个“留守”小伙伴儿。“我们从小就会吃鱼,冬天的零食都是鱼,江里的‘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一眼就能认出来!”她爽朗地笑着,向记者讲述各类江鱼的区别。
灶膛的柴火越烧越旺,大铁锅咕嘟嘟地冒着热气,浓稠的汤汁裹挟着鲜味儿扑面而来,出锅前点缀的一抹翠绿葱花,唤醒了这道鱼宴的灵魂,滑嫩的鱼肉在口舌中渐变的香味层次是那样清晰。
15年前,她在黑龙江边经营起小饭店,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尤克勒·赫乡酒家老板娘,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和带头人。
“我最擅长的还是塔拉哈(赫哲语‘烤生鱼’),这也是我们民族传统的美食。”尤克勒·哈拉·浩说,祖辈们当年受条件所限,从江里打出鲜鱼,只能放在火上简单烤一下,半生不熟拌盐即食,如今改良后配上了口感丰富的蘸料,许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
从以渔猎为生的“鱼皮部落”,到今天唱响新时代的乌苏里船歌,赫哲人的生产和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洗脚上岸”后,从传统的渔业捕捞到渔农并重,再到当前旅游产业带动、多业并举的跨越式发展;从最初的地窨子、马架子,到泥草房、砖瓦房,再到二层楼、花园式民居,用上自来水、抽水马桶、地热取暖,居住环境日益改善……“日子有奔头,心里有盼头”的赫哲语歌声,唱出了乡亲们的小康心声。
除了种地、打鱼、开办鱼馆和民宿,不少村民还制作鱼皮衣、鱼皮画、鱼骨挂件等旅游制品,收入越来越高。“曾经的‘救命鱼’成了小康路上的‘致富鱼’,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尤克勒·哈拉·浩给记者展示了一段短视频,是村里一位老人说唱着伊玛堪歌颂新生活,这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被赫哲人传承的同时也成为一道独特的旅游风景。
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乡长付斌说,全乡目前有民宿20多家,饭店30余家,乡亲们利用鱼文化、鱼资源吃上了“旅游饭”“文化饭”,人均年收入已达2.2万余元,不仅促进了村民的增收,也让赫哲族文化不断发展传承。
凉风习习的自家小院里,擦拭着崭新的塑钢窗,尤克勒·哈拉·浩谋划起明年旅游旺季的准备工作。远处,江上的一叶叶渔舟轻荡开去,它们乘载的不仅是收获的希望,还有赫哲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