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张喜民在表演华阴老腔 受访者供图
“八百里秦川,千万里江山;乡情唱不尽,故事说不完。”4月20日,在渭南文化旅游推介会上,74岁的华阴老腔传承人张喜民身着红色马褂,手执月琴,声音洪亮地吼唱着。在观众的欢呼声中,他演唱得越发激昂。
上世纪60年代初,张喜民踏上老腔表演之路,如今仍旧奔波于各地表演老腔。他始终追求原生态且纯正的老腔唱法,致力于让老腔走出华阴县,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一声吼尽千古事
“两千年前,在一座通往长安的码头上,一群船工在拉船时,由一人起头喊号子,引领众人拉船,众人在后方齐喊,另有一人用木头有节奏地击打船板……”张喜民说,老腔在黄河岸边诞生,最初的老腔是运粮时的船工号子,后来演变成了戏,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华阴县双泉村,他从小生活在双泉村,骨子里对老腔十分熟悉。
“谈起老腔的起源,不得不说皮影戏。”张喜民在接触华阴老腔前,学习的是皮影戏。据他介绍,华阴老腔源自明末清初,是一种板腔体戏曲剧种,属于皮影戏曲剧种,与皮影戏最明显的分别是,唱戏人从台后来到了台前。
由于学皮影时打牢了演唱功底,加之天生的好嗓子,张喜民学了不到一年的老腔,就掌握了生、旦、净、末、丑的基本演唱音调,15岁就登台演出了《借赵云》《封神榜》《罗成征南》等曲目。“那时候,我总是早起去村子后面的山坡上练嗓子与月琴,没事就熟悉剧中人物的故事,一次次尝试,直到音调和情绪与人物相符为止。”他说。
1963年,张喜民成立老腔班社,取名“喜民班”,他们一行五人常在田间地头为村民演唱老腔皮影戏,一年能唱一百多场。村民们看到“喜民班”的老腔演出,也感觉无比欢愉。
老腔走出黄土地
2006年,陈忠实的著作《白鹿原》被改编为话剧,导演林兆华想在剧中加入陕西地方戏,在陕西考察时听了张喜民的《将令一声震山川》后深受触动,决定在剧中使用华阴老腔。经过20天的排练,张喜民等10位老腔艺人在北京首都剧场共表演了33场,观众也被带有浓厚陕西风情的戏剧所吸引。
“要让老腔发展起来,就必须打破老腔的传统结构。”张喜民说,为了让老腔更具吸引力,必须在曲风上有所创新,老腔与流行乐结合是必然的。2016年,张喜民与流行歌手谭维维登上了春晚舞台,一首注入现代流行元素的《华阴老腔一声喊》惊艳四座,张喜民古朴雄浑的一声吼,让华阴老腔受到了广泛关注。
自春晚后,张喜民的邀约不断,辗转全国各地演出,他成为了华阴老腔的一个符号。“我是生长在小地方的人,做梦都没有想过能去北京,更别提上春晚了。”张喜民说,春晚的经历让他更加坚信华阴老腔能够走出陕西,可以被更多人喜爱,值得被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所关注。
2018年,张喜民一行去了美国12个州表演华阴老腔。“外国人虽然听不懂陕西方言,但是他们无一不被这来自黄土高坡的唱腔震撼。”张喜民说,当他在异域演唱华阴老腔时,每当看见座无虚席,心里对老腔的挚爱之情就一吼而出。
愿华阴老腔永世流传
随着娱乐方式的多元化,上世纪80年代末,老腔发展逐渐陷入困境。张喜民哽咽道:“与曾经在田埂上演出的热闹情景不同,我们在台前忘情演出,观众却寥寥无几,那一声长吼无更多人知晓。”
为了能让老腔继续传承下去,张喜民免费开办老腔培训班,打破了老腔传承“对内不对外,传男不传女”的旧俗,只要是登门学习的人,他都耐心地教学。“现如今,能沉下心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少之又少,许多来找我学习老腔的人都因为苦累渐渐放弃了。”他无奈地说。
张喜民一直谨记陈忠实的嘱托。在排练《白鹿原》时,陈忠实曾特地来看望老腔艺人,他告诉张喜民,老腔的魅力就在于原生态的纯朴之感,讲究吼得字正腔圆。作为老腔艺人,要“抢救”老腔艺术,使之永存于世。
因此,张喜民在教授徒弟时也要求发音纯正,基本功必须扎实。“要吼出黄土地人民的精气神,唱出陕西人的豪迈热情,让这来自黄土地的呐喊划破长空。”张喜民常对徒弟说,在老腔的唱腔和唱法上必须坚守老传统,一点变动也不能有。
如今,张喜民最大的乐事就是耕地劳作后,在自家院子里,沏上一壶茶,与前来拜访或学习老腔的人一起吼上一曲老腔。“这感觉仿佛回到了在村子里表演的时光,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