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古遗恨《兰亭序》现在何处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序》、《禊帖》、《临河序》、《兰亭宴集序》。书法家王羲之所作,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是中国晋代书法成就的代表。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王羲之与儿子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孙统、李充、孙绰、谢安、支遁、太原王蕴、许询、广汉王彬之、高平郗昙、余姚令谢胜等“少长群贤”共41人[1]在会稽山阴集会,为兰亭集会,是时有二十六人得诗三十七首,后辑为《兰亭诗》。《兰亭集序》为王羲之为《兰亭诗》写的序言。
唐太宗得到真迹,即令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欧阳询等临摹翻刻,分赐皇子、近臣,世称“唐人摹本”。王书原本据传已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但唐太宗昭陵曾于五代时被温韬所盗,而被盗物品名单中并没有《兰亭集序》,因此一般相信《兰亭集序》现存于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中。可能藏在更为隐秘之处,温韬形迹匆匆,并未发现真迹;有人说,《兰亭序》在乾陵,唐高宗和武则天酷爱字画,更何况,民间早有《兰亭序》陪葬乾陵一说。乾陵尚未被盗,一切只能成为雾花水月,相信有朝一日乾陵开启,必将真相大白,一定水落石出今存的摹本以“神龙本”最为著名。该帖共28行,324字,章法、结构、笔法都颇得原本神韵,被认为是最好的摹本。
二.战国和氏璧流向何方?
和氏璧最早见载中国东周末年著作《韩非子·和氏第十三》:楚国人卞和在楚地的山中发现一块外裹岩石的美玉,他将这块玉献给当时的君主楚厉王,而楚国王室认为和氏贡献的只是一块石头,欺骗了君王。於是楚厉王下令将和氏左脚砍去。厉王死后楚武王即位,和氏再次将该玉献给他,武王命令玉工鉴定这块玉石,鉴定的结果是和氏所贡献的仍是一块石头,结果和氏右脚也被砍掉。最后和氏带着玉石回到楚山,在那里他恸哭了三日三夜。又一位新即位的楚国国君楚文王派人询问事情的缘由,和氏说:“我并非为被砍去双脚而伤心,而是因宝玉被认定为顽石、忠臣却被认为是骗子!这才是我所伤心啊。”于是楚文王派工匠除去裹在玉石上的岩石,这才看到了这块玉。於是楚文王将该玉璧命名为“和氏璧”。
《战国策》记载和氏璧一直是楚国国宝,楚威王时期和氏璧被赐予攻灭越国有功的昭阳令尹,一次昭阳在设宴招待门客时将和氏璧取出供宾客参观,此时宾客中有人突发起哄,并趁乱偷走了摆在桌上的和氏璧。昭阳的门客指认张仪是盗走和氏璧的人。昭阳在经过拷打讯问后放走张仪,张仪在成为秦国相国后曾为此向楚国展开报复,但和氏璧自此就下落不明。此后和氏璧经人之手,辗转来到赵国。依中国正史《史记》记载公元前3世纪时期,和氏璧被战国时期赵国君主赵惠文王所有。
王莽权势滔天,据说在他篡汉前夕,他进入后宫参见其姑母王太后,先告知废帝自立,取而代之的意图。继而好言温慰,请太后交出玉璽,太后不从,他便以暴力相迫。最后太后虽妥协,仍愤愤将玉璽一摔,玉璽碎了一角,王莽将它拾走后,找工匠用金子镶补,隔日便逼迫小皇帝禪位於他,改国号為新。和氏璧与随侯珠并称,始有成语随珠和璧、随珠荆玉的称号。
三.明朝《永乐大典》正本下落之谜
《永乐大典》编撰于大明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古代汉族文化的光辉成就,但《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800卷。《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明朝嘉靖年间重录《永乐大典》后,有关大典的记载就很少见了,特别是永乐正本的下落更是人云亦云、变得扑朔迷离。有人认为大典正本毁于战乱或火灾,早已荡然无存。有人却认定大典应该是被殉葬了,还有重现于世的希望,要不然怎么会突然间杳无音讯的呢?以历史记载详实而著称的中国,怎么会连这样大的一部重要典籍的下落都没有记载呢?实在匪夷所思!正本究竟遭受了何等命运?如何亡佚的?至今还是历史上的一大悬案。
四.西周“九鼎”遗失古今憾
夏商周三朝钟爱九鼎,是不需要多说的,这从各地出土的青铜鼎数量就能看出端倪。与司母戊鼎相比,九鼎明显更有价值一些,年代更早,铸造也更精美。据《左传》描述:夏初收集珍禽异兽、奇异之物,绘画成图,让工匠将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九鼎象征九州,即冀鼎、兖鼎、青鼎、徐鼎、扬鼎、荆鼎、豫鼎、梁鼎、雍鼎,用来反映全国统一和王权集中,历经三国(夏商周),秦以后神秘失踪,遂成历史悬案!
秦始皇“泗水捞鼎”一事,在很多文献史料里都有记载。公元前256年,秦国灭掉西周后,在回国经过途中,代表秦国的雍州之鼎跃入泗水,最后只把八鼎都完好运到了秦国,置周鼎于咸阳宫。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出巡路过彭城时,派了数千人下泗水打捞失落的那一鼎,甚至虔诚地“斋戒祈祷”,但最终周鼎“弗得”,却让“市井”刘邦发出“大丈夫当如此也”、“黔夫”项羽放出“彼将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九鼎的出现,是历史的使然,确实起到过震慑诸侯的作用。不过,九鼎最后还是失踪了,这让后人无比的思念。既然是镇国之宝,九鼎自然不可轻易示人,如果不慎一旦易手,则意味着王朝覆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保帝国传至万世,必将九鼎葬于墓中,永世据为己有。这也许可以解释九鼎为什么会失踪千年了。
五.秦朝十二铜人今何在?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责率兵向南攻齐。齐王建昏唐无能,一味听信佞臣,毫无抵抗准备,而佞臣后胜早就接受了秦国的贿赂。所以,秦军一到,齐国立即上崩瓦解,齐王建被俘,齐亡,这样,中国历史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出现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战国的历史至此告终,中国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肖灭六国以后,虽然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但在边境上,秦国军队仍在继续进行着战斗;另外,国内也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存在。因此,秦始皇为一了巩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权,在乎定天下不久,除了在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的统治机构和封建官僚制度外,还采取了一系列其它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铜人,立于咸阳。
令人感兴趣的是,中国第一位封建皇帝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这12个铜人呢?这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有一天,秦始皇梦中遇到天象大变、昏暗元光,且鬼神作怪,遂惊恐不已,在万般元奈之际,有一道人前来指点迷津:制十二金人,方可稳坐天下,秦始皇梦醒后,即下令将全国的兵器收缴集中于咸阳,铸成十二铜人。有的学者指出,秦始皇一生极信方士道人之言,再联系开国不久的担忧心情,此说是可信的。另一种说法是: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始终在忧虑和思考着如何长治久安、使江山传之万世的问题。而要坐稳天下、江山水固,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应该收缴和销毁流散在民间的各种兵器。
可惜的是,今人已见不到这12个铜人的踪影了。它们究竟到哪里去了呢?目前,人们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1.有人认为,楚霸玉项羽在攻克秦都咸阳、火烧阿房宫时,连同这12个铜人也一起烧毁了。由于此说史元明载,故赞同者甚少。2.有的学者指出,这12个铜人毁于董卓、荷坚之手。东汉未年,董卓率兵攻人长安,便将其中的10个铜人销毁、铸成铜钱,剩下的两个被他迁到长安城清门里。至三国时,魏明帝曹睿下令把这两个铜人运往洛阳。当工匠运到溺城时,由于铜人太重难以搬动而终止了运行。到了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的石季龙又把这两个铜人运到螂城。到了前秦的秦王荷坚统一北方后,再从螂城将这两个铜人运回长安销毁。至此,前后经历了约600年的铜人全部都销毁了。3.另有一种说法是,这12个铜人并未被毁掉。由于12个铜人是秦始皇生前的喜爱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营造好后,这12个铜人和其它精美的物品一起被当作随葬品而葬于陵墓之中。
六.青铜剑千年不锈之谜
越王勾践剑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县望山1號楚墓出土,该剑长55.7厘米,宽4.6厘米。剑格铸有黑色菱形暗纹,剑鞘正面镶蓝色琉璃,背面镶绿松石花纹。剑首为圆箍形,内有11道同心圆圈。剑身整体经过硫化处理,耐腐蚀性和强韧程度得到极大地提高,说明中国古人在金属的冶炼和表面处理方面的技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该剑出土时仍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反映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铸剑技术,为古代兵器中的奇宝。
关于越王之剑为什么出现在湖北境内,有多种解释。有些历史学家推测时楚国灭越国之后,此剑作为战利品被楚国收藏,但有歷史學家研究發現出土此劍之墓在楚昭王或楚懷王時已存在所以也有一种更为受人接受的说法,认为越国曾经和楚国联姻,此剑为越国公主陪嫁,来到楚国,后世楚王将此剑赐予大臣,后来被人所发现。
七.古墓“长明灯”不熄之谜
长明灯,又名续明灯、无尽灯、常夜灯、长命灯,是各国传说中长久不灭的油灯或蜡烛,多数是古墓灯,或是庙寺光明灯。按照常理,古墓终年不见天日,本应伸手不见五指,但在一些古墓拱顶挂着“长明灯”,阴光很是逼人,令人毛骨悚然。如此神奇之灯,为何长明千年不灭?为何无氧依然燃烧?能量从何而来?若是油灯,千年不灭,燃料如何供给?显然不是人力所为;若是电灯,灯碗液体可能是用来导电之汞,问题是电能如何产生?难道某个角落有发电装置?要做到如此一劳永逸发电,必须太阳能发电方可。凡此种种,只是凭空臆测,真相到底如何?还需科学验证。
八.《洛神赋》到底为谁而作?
三国时代文学名家曹植的浪漫主义名篇《洛神赋》。《洛神赋》原名《感鄄赋》,一般认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赋》,甄通鄄,但也有人认为其写作牵涉到曹植与魏文帝曹丕元配甄氏(即曹植之嫂)之间的一段错综复杂的感情。据《文昭甄皇后传载》:甄氏乃中山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间,她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东汉献帝七年,官渡之战,袁绍兵败病死。曹操乘机出兵,甄氏成了曹军的俘虏,继而嫁曹丕为妾。
把他们的论点综合起来,大概有如下几点:曹植爱上他的嫂嫂狠不可能。他没有那么大的胆量写《感甄赋》。丕与植兄弟之间因为政治的斗争,本来就狠紧张,曹植写《感甄赋》,岂不是色胆包天,不怕掉脑袋了吗?图谋兄妻,这是「禽兽之恶行」,「其有污其兄之妻而其兄晏然,污其兄子(指曹叡)之母而兄子晏然,况身为帝王者乎?」
九.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
无字碑也称为丰碑,位于陕西乾县唐乾陵东侧,是为武周女皇帝武则天所立,与西侧唐高宗李治的述圣记碑相呼应。无字碑由一整块石头雕成,重98.8吨,是中国历代墓碑中的巨制。无字碑因最初碑上未刻一字而得名,清乾隆年间《雍州金石记》有记载:“碑侧镌龙凤形,其面及阴俱无字。”对于武则天为何立无字碑的原因,历来说法不一,常见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功德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在她统治期间国泰民安、政治清明。武则天自认为罪孽深重,或对自己称帝感到愧疚。
陕西文物研究所曾在考查中发现无字碑阳面刻满了长4厘米、宽5厘米的方格子,有人便认为这是当初准备用来刻字时留下的。于是有人推测,武则天已将写好的碑文交给了儿子李显,但李显对母亲废唐建周的行为不满、不想对她歌功颂德,但却也不好公开批评,于是才留下了无字碑。其他的说法还有“信佛说”、“仿效说”、“非碑说”等。
十.太平天国宝藏在哪里?
太平天国(1851~1864)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851年金田起义,结束的标志是1864年天京陷落,历时13年。领导人为洪秀全,称号为“天王”,首都称天京(今南京)。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但最终仍然失败了.
太平天国失败令人叹息,太平天国巨额珠宝失踪同样令人遗憾。天京失陷,全军覆没,大批珠宝从人间蒸发。中外纷传洪逆之富,金银如海,百货充盈,更多财物被藏地下。李秀成被擒后,曾国藩威逼利诱,多次追问金银所在,这也是忠王被处死较晚之故。威武不能屈,忠王倒也忠诚,始终未曾吐露珠宝下落。有人甚至将天王府后花园湖水放干,掘地三尺,结果一无所获。如此窖藏珠宝,甚吊世人胃 口,对于宝藏追踪,始终没个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