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芳春柳摇染花香,槐序蝉鸣入深巷,春日中的美好故事都藏在这座城市里。
春到新城,让旅行中的所闻所见跟随春天慢慢发芽,万般美好皆如约而来。
坤中巷是新城区解放门东大院社区里的一条小巷子,全长仅几百米,看似不起眼,却有着近百年的历史。1942年黄河花园口决堤,许多大河离民顺着陇海铁路来到这里,落脚、谋生、扎根,在家家户户的烟火气里,慢慢形成了坤中巷棚户区。
坤中巷
狭窄逼仄的巷子、灰暗破旧的墙壁。几十年的风吹雨打,这个小巷子看起来破败萧条。住在这里的居民渐渐老去,“棚户子弟”也陆续奔向外面的世界,巷子逐渐失去了年轻的活力,像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静默的伫立在这里。
过去一年多,新城区解放门街道对坤中巷街区进行了“微更新”,从最初的道路修缮,换上最新的透水砖,增设了灭火器等应急消防设施。到携手高校“社区规划师”“美学设计师”设计注入街景,从“猫街区”到“小巷微光”到“时光隧道”,见缝插针的营造老旧街区的公共空间,串联起坤中巷的市井烟火气和靓丽风景线。
走进巷子,仿佛坐上了时光机。在春日微风的吹拂中,又回到小时候和小伙伴追打嬉戏的时光。斑驳的砖墙,不甚完整的门牌号,还有门上磨的锃亮的铁环,踩上去吱呀作响的老楼梯。曾经维系一家人生活的窗户小铺,变成了“解忧杂货铺”,操劳一辈子的老太太终于可以放松的安享闲暇。老爷爷老奶奶三三两两的坐在橘黄的“暖座”上晒太阳,猫咪静卧在猫爬架上打着懒洋洋的盹儿。在这里,时间仿佛静止,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独守这一方的宁静。
临近中午,巷子里开始渐渐热闹起来。巷口的新疆小伙支起炉坑开始烤馕,喷香的洋葱味儿能传到巷子另一端。哗哗的洗菜声,叮呤咣啷的锅碗瓢盆碰撞声,菜刀在案板上的唰唰声开始在巷子里响起。小小的棚户区里家家户户都认识,从谁门前过的时候,还探头问一句“中午准备做啥饭呀”。饭香四溢,烟气袅袅,为些许寂寥的巷子注入了生气。当坤中巷小学的放学铃响起来的时候,菜也快上桌了。
影像是永恒的诉说者。老墙上挂着的一张张照片,记录着那些难忘的点点滴滴。有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在抗击疫情时刻的身先士卒,也有服务群众的温情脉脉;有孩子们读书时的全神贯注,也有老人们闲聊的开怀大笑。一张张相片,一个个彩色的相框,串联着老巷子的安逸和烟火,也串联着新时代的变革和改变。“时光隧道”装点着坤中巷,也点亮了坤中巷人们的生活。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全运之年。党史、十四运的元素也融合进了巷子里。“老巷老墙也是一种资源和记忆,讲述街区的变迁,承载街区的文化,成为融入群众生活的文化宣传阵地和风景线、感情线。”解放门街道工作人员这样说。“重温党的百年历史,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我们通过这种切入点,真正让党史教育的成果转化为街区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与美化,进而吸引更多的有志人士、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社会公益服务中。”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习党史就如同这个“小巷微光”一样,点亮破败的坤中巷,也点亮前行之路。岁月和生机在这里交融,厚重和活泼在这里并存。老巷子的新风景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慕名打卡,成为了又一个“网红打卡地”。
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一千年前长安城内男女老少盛服而出,在曲江畔宴饮、郊游。这天,一群身穿薄纱彩裙,头戴珠钗的年轻人出现在西安市新城区解放门街道东六路老梧桐树下,引得行人纷纷驻足。
2021年的今天,新城区解放门街道本着发扬传统文化、盘活街区、推进辖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召集单位的年轻人身穿汉服,在“上巳节”当天带领群众“打卡”皇城坊、“喵喵街区”、“遇见梧街区”,通过汉服巡游、有奖问答以及服装折扣活动等形式让更多人愿意认识、了解解放门辖区,最终通过老城区的独特魅力,呼吁更多年轻人探索老城区、走近老城区。
“咱辖区没什么高大上的建筑,发展也算不上快,但是老历史、老故事、老风景真的很多,希望咱政府多举办这样的活动,一来我们百姓看着高兴;二来我希望有一天老城能够年轻化,更有活力!”家住卫民社区的李大爷说到。
暖意融融的春风悄然而至的时候,坤中巷的春天也来了。城市微改造,用创意点亮老巷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