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刚刚在榆林举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以“打造非遗年度名片、绽放非遗绚丽色彩”为主题,不仅进一步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更让社会各界聚焦榆林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和成效显著的保护工作。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近年来榆林的非遗保护工作都有哪些亮点吧。
保护传承制度不断完善。榆林成立专门工作机构,编制印发了《榆林市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明确了各个时期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先后制定印发了《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研究并制定15条加强非遗保护的工作举措,每年安排非遗保护专项经费,为市级及以上传承人增加补助,国家级传承人,由所在县区提供传习所或工作室。
保护传承体系逐步健全。通过调查、整理、申报,榆林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项、省级66项、市级211项、县级565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4名、省级66名、市级420名、县级1114名。全市建成市级非遗综合展馆1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陕北民歌专题博物馆1个,综合性非遗展示场馆12个,非遗专题馆23个,县级以上非遗传习所、传承基地94个。
保护传承方式多彩多样。按照“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节庆、非遗+旅游、非遗+乡村振兴多管齐下。组织编写非遗教材18本,先后有30多个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走进社区,累计开展活动25万场次。陕北民歌和陕北说书纳入榆林学院公需课,榆林非遗正式列入高校课堂。连续举办6届陕北民歌艺术节、6届“陕北榆林过大年”系列活动、4届陕北民歌大赛、4届面花文化节以及千人老腰鼓、百人唢呐展演。连续举办4届扬州榆林曲艺交流展演、8场陕北陕南民歌交流展演,《歌从陕北来》《米脂婆姨绥德汉》实现常态化演出。榆阳区等5县区先后建成非遗小剧场,组织榆林小曲、陕北民歌、陕北说书等非遗项目进行定期展演。
生产性保护进一步加强。佳县剪纸、子洲石雕等8个项目列为陕西省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家非遗工坊成功录入国家扶贫项目库,11家非遗工坊入选陕西省非遗就业工坊。绥德石雕、三边剪纸、吴堡张家山手工挂面、榆阳柳编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典范。绥德石雕、吴堡手工挂面等产业蓬勃发展,这些企业依托传统工艺项目激发当地内生动力、大力促进就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抢救性保护措施有力。邀请专家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学术研讨等形式,制定抢救性保护计划,列出抢救性保护名单,明确抢救性保护时限,抢救了一批濒危项目。通过数字化及新媒体技术对重点代表性传承人的特殊技艺进行抢救性记录。
理论研究硕果累累。依托本地高校的优质资源,在榆林学院设立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基地。先后开展生态区田野调查8次,开设生态区相关研究课程5门,出版陕北文化研究专著200余部,发表陕北文化学术论文60余篇。建成陕北文化研究专题资料室1个,藏书1万余册,举办陕北文化学术报告、专题培训80余次,为生态区的建设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以非遗元素创作排演的艺术精品,先后获得国家级群星奖5个、省级群星奖20多个。
艺术之乡创建成果丰硕。绥德县、横山区、神木市、榆阳区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定边县被命名为“中国剪纸艺术之乡”,横山区被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中国陕北民歌之乡”,榆阳区被命名为“中国民歌之乡”。全市12个县(市、区)有9个被命名为“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记者 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