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秦兵马俑多维融合型深度研学活动
“盛世壁藏”研学课程
近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共同主办,北京国文融创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2022年度全国文博社教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经过初评环节的严格遴选,2022年度全国文博社教百强案例名单出炉。
陕西5家文博单位的社教案例入选“2022年度全国文博社教百强案例”,分别是西安博物院联合苏州和云观博有限公司共同报送“重回大唐”系列社教研学课程、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报送“博悟·关爱”系列公益活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报送“秦兵马俑多维融合型深度研学活动”、陕西历史博物馆报送“盛世壁藏”研学课程、延安革命纪念馆报送“一起向未来——红色体育进校园”品牌教育项目。
据悉,该评选活动面向全国宣传、教育、文化、文物部门和文博单位、教育机构及各类社会组织,广泛征集近年来各地利用文物、博物馆及文化与自然遗产等资源自主策划实施的原创性、创新性社会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共收到来自全国25个省市共计240项申报案例材料。初评采用函评的方式,本着公平、公正、权威、规范的原则,邀请文博专家对案例材料进行严格审阅,最终遴选出100项社教案例入围复评。
“重回大唐”让文物在孩子们心中“活起来”
西安博物院“重回大唐”系列社教研学课程,以西安博物院荐福寺遗址、小雁塔以及西安博物院展陈为主要内容进行设计,配套优质的教育文化产品和数字化创新产品,增强了学生在博物馆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重回大唐”社教课程成为家长们为孩子们首选的课外教育活动之一,该课程也让文化遗产和馆藏文物在孩子们心中“活”了起来。
“重回大唐”系列社教研学课程,包含文化遗址探索、展厅研学、美育课程、知识课程以及博物馆进校园等多种课程形式,配套丰富多样的优秀文化产品,可进行模块化编组,也可根据展览、场地等实际情况进行部分内容增添、更新与替换,使课程能够保持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发展。该课程分为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含《画西安》AR绘本、“重回长安”系列AR社教绘本、《长安人家的一天》研学手册、“荐福光影”AR探索卡等纸质媒介,也有AR眼镜、AI智能机器人等辅助社教研学的数字化服务,还有艺术体验材料等实物教具,推出以来该课程受到诸多学生家长的欢迎,成为传播西安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社教案例。该社教研学课程从多维度实现文化遗产、展览与社教的创新融合,是西安博物院社教项目体系中的一次突破性实验,丰富了西安博物院教育课程体系,打造了具有西安博物院特色的创新型系列社教研学课程。
“博悟·关爱”让博物馆文化惠及民众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博悟·关爱”系列公益活动,以“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为目的,利用汉阳陵文物和文化资源优势,在全国助残日、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日、国际聋人日、国际盲人节、国际残疾人日分别举办“博物馆之幻”“博物馆之谜”“博物馆之视”“博物馆之触”以及“博物馆之仪”五场针对不同学生的主题活动。
该院针对行动不便的人采用“走出去”的形式,现场讲解并结合汉阳陵VR实景体验身临其境和感受汉文化的博大精深。针对有听力障碍的人群采用“请进来”的方式,该院专门为其拍摄汉代体育活动系列手语视频,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汉代体育活动的起源、演变和活动规则,而通过体验汉代体育活动射箭、投壶,让他们感受体育文化的魅力。针对有视力障碍的同学们,教育员通过讲解着衣式陶俑、塑衣式陶俑、动物俑等汉阳陵高仿文物,通过触摸并分享触摸感受,让视障群体也能够“参观”博物馆,感受博物馆之美,感受大汉文化。
“博悟·关爱”系列公益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公益属性和全民教育功能的积极实践,通过文化主题课与动手体验相结合的教育方法,让同学们学习博大精深的汉代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博物馆的力量让老年群体和特殊人群的生活更美好,让博物馆文化惠及民众。
深度研学立足秦俑秦文化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兵马俑多维融合型深度研学活动”依托秦文化资源优势,以多维融合型思维为设计理念,通过线下学习传统文化、动手体验活动、探索博物馆教育新路径,结合线上研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多维思辨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该研学项目由秦陵博物院社会教育部专业的博物馆教育团队策划,并邀请院外专家审定完善,实施开展由博物院专家、资深讲解员、优秀教育员参与完成,为原创性的、多维度的深度研学活动。
研学活动注重多维度融合,涵盖历史、文化、科技等多领域,内容包括知识学习、团队协作、个人动手实践、体力训练、数学的应用、表达训练。在完成研学项目过程中,学生会学习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力量。除线下活动课程外,还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实施线上课程内容。同时,根据研学团队的时间长度和兴趣选择,搭配不同的活动内容。调整了原有以答题为主的传统教育手册,而采用自主探究式手册制作,如针对初中以上学生的铜车马博物馆研学手册是“去伪存真——你不知道的铜车马”,选取调研获得的公众对秦陵铜车马讨论热度较高的话题,引导学生进入展厅实现自主探究答案的场馆式学习,正确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秦兵马俑多维融合型深度研学活动”立足秦俑秦文化,以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具备的多重素质为着眼点,设计实施更多主题研学活动来传承、发扬、展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盛世壁藏”为青少年构建菜单式学习资源
为深入推进博物馆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博物馆与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机衔接,推动博物馆助力“双减”,持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后服务,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了以唐墓壁画为主题的原创研学课程“盛世壁藏”。
该研学课程由陕历博和联合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共同开发。课程以唐墓壁画为基础资源,分为初识壁画、唐代服饰、美食美器和保护修复四个主题共八节课程,包括四节线上VR课程、四节线下课程,并根据课程内容研发课程教材及专属材料包,帮助其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等形式完成课程任务。
课程依据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素质教育要求,对标学校教育,为不同阶段的学生构建出丰富的立体式、菜单式学习资源。从壁画背后故事的展示、本身文化内涵的解读、当今时代价值的诠释等多个维度进行阐释,以一系列富有时代性、趣味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研究课题进行呈现,引导学生了解唐代历史文化、感知大唐风华的同时也能切实提升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一起向未来”传承红色体育精神
延安革命纪念馆通过探索“红色+体育”新模式,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用心打造精品课堂“一起向未来红色体育进校园”,将延安时期的红色体育精神带进校园、带进课堂,通过讲述“延安时期的红色体育”、北京冬奥会故事,设计冬奥知识问答,制作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等环节多点联动、突出实效,追求“加强体育锻炼”和“弘扬传统文化”双实效,推动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一起向未来红色体育进校园”教育案例,按照历史和社会学科等课程标准和继承革命先烈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结合新颖独特理念和符合青少年身心等特点,设计出关于延安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的青少年思想教育学科和社会教育学科。通过走进各大高校,为同学们讲述《延安时期的红色体育》、北京冬奥故事和制作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将冰雪运动带进校园、带进课堂,让学生们在开学第一课了解冬奥知识、学习红色体育精神,帮助同学们了解延安时期的红色体育,传承红色体育精神。(记者 赵争耀 通讯员 马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