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西安易俗社有限公司创排的大型秦腔现代戏《织梦人》的舞台设计寻求以现代的手段去讲述一段久远岁月下的励志人生。舞台上主要依靠具有前沿特点的技术手段——“冰屏”。作为舞台视觉呈现的依托,在此基础之上融入程序化移位系统,让一度只能孤立不动的屏幕设备,参与到表演空间内,形成虚拟视频变化与设备物理运动珠联璧合的视觉呈现,极大地丰富了舞台视觉语言的表达。
作为该剧舞美设计,在与导演和主创一起创作沟通时,产生一个共鸣,就是着力于透过事物的表象深入其中,紧紧地抓住该剧的灵魂,把它放到一个新的角度,注入创作者对那些深刻而复杂的事物的独特解读。近年来,国内各个剧种在舞美呈现上,运用的科技手段多种多样,新媒体的运用也比比皆是,但该剧从文本到创作必须要有其独特的风格与样式,才能适应时代发展,让观众去欣赏新时代的戏曲魅力,所以这也是一部充满挑战性的创作,迫使我必须进行自我的超越与形式的表现。我们认为当下的观众,是喜欢挑战的,渴望看到新的挑战打破传统的观赏习惯和审美取向,是希望看到富于想象力和国际化的视觉表达。人们正在逐渐厌倦那种仅仅交代环境和地域特色、浮于表面的视觉上的世俗美,不喜欢被束缚,渴望被尊重。
这部剧的风格首先应该是具有现代感的,有强烈的当代视觉符号,有西北文化的美学感受,有深刻隐喻和象征的空间构成!同时,在车间劳动场面,具有爆燃全场的视觉变换,空间幻动多变,具有强有力的视觉侵入性和冲击感。在时隔半年,梦桃母女在厂区接待室相见一场,舞台分为室内室外两个空间,六块冰屏分别移动、旋转,构成前后错落,加之视屏资料显现,把老国棉一厂的大门口和接待室分割成左右两个场景,梦桃出接待室到大门口,再回到接待室一系列活动空间,表现得合情合理,并且让环境衬托着剧情及人物内心的感情递进,炙热而焦灼,充满着爱的激情,情的意向。在听抗美援朝战争报告会上,舞台屏幕上出现长津湖战役相关的画面的同时,前区景片与后区两组冰屏的对开移动,现实与幻想,温暖与寒冷,形成鲜明对比,在时空中一个小战士从侧台移动上来,在一束寒光下,自豪地吟唱,也为此剧诞生了形象的种子。
梦桃北京回来,从婚礼到洞房,舞美进行多变的空间构成变换,表达出各种象征隐喻,用青春谱写着动人的旋律,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坚不可摧的信念与毅力,显露出一种乐观的生存状态。结合多媒体和灯光,来营造一种炙热的感受,一种现代的视觉感,既展现出国棉一厂当时的繁荣,也给梦桃设定找到了依托,所以,在创作风格的体现上,以简约、写意的呈现空间,来突出地域文化,彰显鲜活的人物性格,并揭示出浓郁的生活景象和工作气息。而与此同时,除了生动地再现生活和人物之外,还极其宝贵地蕴含了一种深刻、隽永、饱满的内在生活激情和诗意,这就是空间应该具有多变的可能性,是一种创造性的舞台,也能很好地解决视觉的单一和乏味感,始终在刺激启发观众陷于其中。在舞台呈现上,我认为该剧设计不要太写实,不要太沉重,不要太笨拙,不要太压抑,总体上应该在写意中透出一种冰洁如玉的美感和剔透感,舞台形象透视感强烈,简约而不简单,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调。
这部戏舞台地面平台的设计,突破了生活逻辑中厂区和车间的四平八稳,而是着力于舞台画面和氛围的营造。高低落差的变化,不仅增加了表演的空间维度,而且高低的视觉效果也蕴藏了对于梦桃人生步步进取、不断向上的视觉隐喻。这种表达的深意集中在全剧最后的升降平台上:梦桃缓步走向舞台上方,在最高处升降台的助力下,缓缓升华在观众的面前。升降台逐渐显露出的发光文字——“梦桃精神,代代相传”则点明了全剧的主旨。对于每一个如电影蒙太奇般的小场景,该剧的舞台设计遵循了局部写实布景与视频画面相结合的创作原则。色彩的控制则是主演区还原当年的实际色彩,而在舞台深远区,色彩则降解为黑白画面,这种处理意在强调《织梦人》的时代意境和历史韵味。
观众入座后可以看到一块带有梦桃形象和剧名的纱幕。织机是大屏幕上的影像,两侧的白绿墙体也是透过纱幕显现出来的影像画面,透过纱幕观众可以看到舞台上的两层平台,平台的表面是黑色,立面上的凸点是浅灰色,这种处理是为了在舞台上形成多线横贯舞台的视感,从观众角度看,会形成如线绳一般的视觉效果贯穿舞台,寓意纺织工人从纺线中来、到纺线中去的视觉特性。随着现代舞台美术设计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能够共同认知的原则,就是营造多维空间,遵循艺术形象的假定性,构成相对稳定的审美形态。所以,该剧的舞台设计不再局限于对视觉美的满足,而是通过多媒体与演出综合体进行融合,转化为一种空间的流动美,在与观演之间的交流中推动着戏剧情节的发展,逐渐完善布景的语汇,揭示剧情精神的深邃,充分体现舞美的创新性和创作的多元性。
所以,舞美设计对一个戏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加强舞台气氛的艺术感染力,反映剧中人物的内心生活,挖掘人物内心世界,把握人物情感变化,才能塑造美的舞台气氛,创造一个有强烈感、有表现力、有意味的空间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