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余下街道惠南社区“微治理”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2022-03-31 12:18  鄠邑区人民政府

惠南社区“微治理”的主要做法

1、社区调研

如何发掘社区内的热心居民和骨干力量参与到“微治理”过程中来,是项目成功与否的首要环节,为了最大限度接触到潜在的项目参与主体,本次微治理项目采用社区工作人员访谈、退休老党员访谈、居民座谈会、重点人群访谈的方式进行了广泛的居民意见征询和社区基本情况的了解,以发掘热心居民参与项目实施。由于惠南社区在2018年底进行了“三供一业”移交,社区、居民、物业等各群体之间矛盾突出,基于此种现实情况,项目团队在调研过程中尽量避开敏感问题以减少不必要矛盾激化,最后社区工作人员建议将项目放在了当时公共问题较少的惠南一区来实施。

2、建立小组

社区调研之后,根据调研情况筛选出部分热心社区公共事务的居民代表进行座谈,工作人员用专业的方法引导居民畅谈社区内存在的公共问题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居民提出意见予以归纳整理,并邀请居民对所提问题加以详细说明,以此为起点,激发大家的民主参与意识。同时,在座谈会上推选出能够代表广大居民意见的代表组建居民管理小组(即种子项目管理小组),其中包括老党员、退休职工、楼门栋长及社区志愿者等,并以此小组为主体,负责实施项目后续各环节(即种子项目),社区两委人员和物业公司作为社区治理主体也加入小组之中。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首先要注重党建引领这一基层治理的核心,项目管理小组的人员构成一定要有基层党组织成员,由于党员同志思想的先进性,组织的纪律性,为项目后续的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寻找“种子项目”

社区微治理的目标是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意识,提升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能力,搭建社区、居民、物业各方交流沟通平台,设置有效载体与抓手尤为重要,“种子项目”意在社区内播撒“居民广泛参与、多元主体协同”的民主协商种子,以求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建立。小组会议上居民们提出了绿化美化、垃圾分类、法制宣传、治安维护、书画培训等多种治理意见。居民管理小组是在细致的意见征求与综合考虑的基础上确定了以改造美化社区绿地作为“种子项目”,项目的确立充分遵循了符合居民意愿、满足社区需求、维护集体利益的原则。在此过程中,小组逐步建立起定期议事机制,由小组长负责召集会议,商讨“种子项目”方向。“种子项目”仅作为微治理中提升居民参与公共事务能力的载体,旨在利用这一抓手对居民小组成员在方案设计、议事机制、财务管理、组织协调等行动能力加以提升。

4、设立“种子基金”

种子项目的设立是激发居民参与意识的过程,同时要为其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即“种子基金”,以保证种子项目落地生根,这笔资金全权交由项目管理小组管理支配,从而达到赋权的功效,“种子基金”设立后,社工在基本财务制度方面对小组成员进行了相关培训,也是对居民自治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在购买苗木过程中,几位小组成员专门赶到周至县的苗木市场,一家一家的比较,讨价还价,比给自己家买东西还要上心。

5、种子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是对前期小组成员培育的一次检视,方案设计是否合理、人员分工是否得当、资金使用是否有效均可在实施环节予以体现,同时,社区动员能力也是小组成员培育成效的重要指标,此次“种子项目”——社区美化涉及到除草、翻地、苗木栽种等需要大量人力的活动,经过小组内老党员、楼长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动员,三次共发动了两百多人次参与到义务劳动中,这些人有社区的退休老党员、有社区社会组织成员、有社区志愿者、有热心居民再加上物业公司人员的加入大量的人力工作很快就完成了。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居民参与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第一次的义务劳动中就有附近一百多居民主动参加,住在小花园边上的居民李春盈是一位癌症患者,周围人都知道她身体不好,义务劳动都没有叫她,当她看到大家都在外面劳动的时候,自己从家中带着工具和手套和大家一起干活,她说:“小花园建好了我是最大的受益者,我怎么能不帮忙一起干呢?”。住在惠南铝厂的石桂芬路过的时候看到大家在劳动也要加入,大家说你家在铝厂,小花园离你家又远,你不用干活,她说:“虽然我家住得远,但是我每天出去都要从这里经过,小花园建好了,社区环境美了,我每天路过心情也好”。张秀芝老人带着他们康乐舞蹈队的成员不顾酷暑干得热火朝天,大家说张阿姨你们年纪大了让我们年轻人干吧,她说社区的事情是大家的事,我们也应该出一份力……类似这样的例子在这次社区“微治理”中还有很多很多。

6、项目成果展示

“种子项目”是对整个微治理项目的直观体现,做好后续宣传倡导尤为关键。为了将此次微治理项目理念及过程展示给更多居民,居民小组制作了项目简介牌立于社区花园内,以此激发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与社区治理中来。此次微治理项目成功地将惠南一区一块700多平方的荒地打造成了居民休闲娱乐的“小公园”。“微治理”项目实施的意义不仅仅是美化了社区环境,帮助社区居民树立和巩固了绿色环保意识。更大的意义在于它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居民和物业之间、社区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联系,搭建起了居民、物业之间沟通的桥梁,让社区居民对小区有了归属感,成功化解了很多居民和物业之间的矛盾。并且形成了一个十多人的种子小组,这个小组的形成为社区以后更多的微治理项目提供了组织领导基础。

惠南社区“微治理”的社会效益

1、贡献力量永葆党员初心

党的基层组织和普通党员中蕴藏着强大能量,如何引导这股力量有效参与社区治理,是基层党建组织能力的重要体现。 “微治理”项目结合“树立意识、永葆初心”这一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居民小组成员构成方面,小组组长由惠南一区退休支部书记戴永新担任,他顶着烈日带领广大退休党员和志愿者清除杂草、冒着大雨前往辖区各处联络施工机械,在项目进程中,他多次召集退休党员共商方案、义务劳作。老党员冯卫是一名书法爱好者,他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加班加点为项目手写了简介牌。退休党员们为辖区广大居民创造更为宜居的生活环境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休不褪色的精神风貌,也以这样生动的形式开展了一场“惜身份、尽义务、守初心、担使命”的主题教育,惠南社区党支部通过提升老党员向心力、发挥老党员影响力、激发老党员活力,引领离退休党员不忘初心,争当社区治理“先行者”。

2、党建引领提升组织威信

此次惠南社区的社区“微治理”项目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新时代社区治理,全力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社区党组织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更是社区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服务者。惠南社区党支部在治理创新中始终围绕“如何更好地为居民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这一中心思想,创新党组织及党员为群众服务的途径和方式,开展以志愿服务为特色的社区服务,整合多方社会资源优化服务,促进发展,努力为社区居民打造一个舒适安心的人居环境。促进和提高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树立了社区党支部在居民中的威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也为后续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3、多方协作打造沟通平台

此次“微治理”项目在激发和培养居民公共事务参与意识与能力同时,也在居民、社区、物业之间搭建起了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项目进程中,小区里正在实施的“三供一业”改造由于前期缺乏有效沟通,导致部分居民投诉、抵制物业公司开展正常工作。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居民小组成员在一次“种子管理小组会议”上通过与物业工作人员的沟通中了解到事情原委,并积极帮助物业向身边邻里进行解释宣传“三供一业”政策,同时小组成员还建议物业在各楼栋内张贴相关情况说明,告知广大居民以获得谅解与支持。在顺利解决了这一棘手问题后,物业公司认识到这一沟通平台的有效性,物业领导先后多次借此平台与居民进行对话协商,避免由于沟通不畅导致的不必要矛盾发生。

4、小微事务激发志愿精神

“微治理”中社区美化涉及到的各个环节都调动起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在“提能”和“赋权”意识的推动下,小组成员81岁的老人董校兰大量走访了紧邻绿地一侧的居民楼内住户,向居民说明项目情况、听取住户意见,在“种子基金”设立并拨付于居民管理小组后,她还主动承担起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并在专业社工的协助下学习掌握财务管理基本制度,确保资金的规范使用。花园改造完成后董校兰和组员周家莉,每天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去小花园里除去杂草,居民李春盈更是从自已家里接出水管来每天给新种的草籽浇水,“微治理”项目的开展让小区的居民们有了一份牵挂,带动他们走出了家门融入到小区自治中来,他们为小区的美化绿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清除杂草、栽种苗木的现场有社区党员、文体队伍、中小学生等各方身影;铺设步道时周边住户免费提供施工所需水源电源;辖区书法爱好者倾力协助制作项目简介牌;物业公司更是全程参与项目方案设计并给予人力和物资支持。700多平米的社区花园不仅为辖区住户提供了更加宜居的居住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激发了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热情,将志愿服务精神延伸到更大范围。

上一篇:森林防火宣传月||林业系统在行动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

全站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