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民生 | 为城市填补“角落空”

2021-11-05 14:52  碑林区人民政府

十字路口边,一些穿着红马甲的老年人,手里举着小红旗,吹哨指挥交通,走路慢却很稳健;疫情防控期间,楼长挨家挨户敲门,上门登记所有往返住户信息;邻居夫妻三天两头吵架,谁都没办法,社区干部请来了小区有威望的老教师上门调解。

他们利用自己积攒的社会经验、社区的好口碑为碑林区社区工作添砖加瓦,成为社区治理重要的一环。

就想来搭把手

“有啥活动可不能忘了我!”一下课,71岁的张玉玲又在给太白社区干部叮咛着。

自从2015年社区老年大学开班后,张玉玲每一节课都没落下过。每周参加社区开设的课程,这些社区干部工作的辛苦,张玉玲都看在眼里。

社区干部大都30多岁,和张玉玲孩子一般大,十几个人要管10000多人。张玉玲想,社区的琐事多,光靠这么几个孩子哪能忙得过来。再加上社区干部专门为他们开设课程,请老师教他们生活中的常识,孩子们这么关心自己,能给这些孩子帮帮忙也算是尽了自己的一点儿心意。

在端履门社区居民焦聪芳看来,社区换届后的干部都很年轻,党支部书记也才30多岁,对社区的情况远没有他们这些老居民了解得多。帮这些年轻人,其实是在让社区的邻里邻居过得更加舒心。端履门社区本来就老年人多,孩子大多不在身边,老人有社区,儿女们就少了后顾之忧。

在老人看来,帮助别人,获得尊重,本身就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

2020年底,社区干部在微信群里招募马拉松志愿者,张玉玲第一个报名。天还没亮,路上只有清洁工在扫地,风刮得呼呼的,社区要求志愿者早晨6点到位,她戴了双棉手套,5点就急匆匆地赶过去。

每次聊起当马拉松志愿者,张玉玲都满脸笑意,她不仅负责维持秩序,只要有人跑过来,她就大声加油助威,还不断提示桌上有水。张玉玲说:“有些小伙子看到我这么激动地给他们加油,还回应我,高喊‘谢谢阿姨!’听到这些,我就觉得心情很好!心情好了,身体自然也跟着好了。”

太白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宇说:“我们社区的叔叔阿姨们,年轻时都很能干,当上社区志愿者,让他们为社区发挥余热,继续做贡献,退休还能继续体验价值感和获得感。”

以前,社区老年人参加打牌之类的活动,大家互不相让,容易起争执。自打在社区做志愿者之后,这种现象就很少发生。在志愿服务中,有想法就告诉社区干部,干部很快去落实,这样不仅有助于社区治理,还让自己有所提升,大家都很乐意。

志愿者服务的精神需要互相影响。2010年,端履门社区开展“一帮一”的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居民焦聪芳主动提出帮扶一对残疾夫妻。

平时,焦聪芳会把香皂、洗衣粉之类的日用品送到这对夫妻家里,还帮忙买米买面。2014年退休后,她有事没事都去转转。

焦聪芳记得,有次听到邻居有条新毛裤太小穿不了,她立即问邻居讨要下来。她说毛裤这么新,正好可以给残疾夫妻。拿回家后,女儿一听,也翻箱倒柜,找出几件厚衣服给送了过去。

东关社区的吕宝顺今年78岁了,头发花白,背微驼,走路也很缓慢。他所在的小区是三无小区,环境设施比较老旧,也没绿化。吕宝顺平日里就在小区的草坪种些花花草草,久而久之就成了社区的“绿化志愿者”,带动着邻居也有了这个“爱好”,小区逐渐被绿色填充。

2020年3月,小区需要志愿者在门口执勤,吕宝顺就报名了。他说:“作为老党员,我要做点小贡献。”就这样,每天下午2点到8点在大门口执勤,吕宝顺坚持了两个多月。

有人问他是不是有工资,吕宝顺笑道:“想来就来了,哪来的钱。”小区的居民看到执勤的志愿者工作辛苦,天天跑来给他们送热水,吕宝顺感觉精神头十足,身体倍儿棒,握着一直有热水的水杯,这个冬天好像也没那么冷了。

小事要当大事干

南院门社区居民赵会新早都是街道的“名人”了,很多居民见到他都会竖起大拇指,说声“好人一生平安”。

赵会新已经做了20多年志愿者。1998年开始,赵会新因为一次募捐活动加入西安志愿者联盟,由于会拍照、剪辑视频,再加上文笔好,他一直负责联合会的宣传工作。

2018年,赵会新搬到了南院门社区,与社区干部商量后,他成立了“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免费为社区老人拍照,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服务。2020年,他联合社区干部又成立南院门“蒲公英志愿者服务队”,从此,这支服务队成为社区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

虽然西安早就提倡居民接种疫苗,但还有很大一部分群众未接种,南院门社区的干部一直很头疼,赵会新也看在眼里。

2021年6月底,西安温度基本都在33摄氏度以上,这样的天气平常爱溜达的老人也只能偶尔聚在树荫下,扇扇子纳凉。

赵会新和社区干部紧锣密鼓地制作了接种疫苗的宣传牌,还借了几件志愿者红马甲。他们在微信群里召集了30多个志愿者,6月27日下午开始巡回宣传。沿着南广济街一直到南院门街道,近两小时,边走边停,给行人宣传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参与的志愿者基本都在50岁以上,天气热,大家早已汗流浃背,赵会新担心老人的身体吃不消,要求举牌子的志愿者轮班上阵。路过的居民都称赞他们是“南院门最亮眼的红色”。

宣传打疫苗本是一件小事,但在社区志愿者的眼里,这是一项工作任务。赵会新一直强调“自然人”这个词,他说:“一个自然人一定会有一颗善良的心,像过红绿灯一样,只要我先迈出这一步,一定会有人愿意跟着我一起做善事的。”

2012年,一阵名为“一元关爱计划”的暖风吹向西安的每个角落。从规模较大的连锁老字号到普通的小餐馆,从理发店到小门诊,都参与了这项活动。

暖风的起源要从何卓远在柏树林街道经营的一家餐馆说起。2008年,他认识了一位常来店里吃饭的老人。熟悉之后,他知道老人的家人都不在了,独自一人生活。他心疼老人,每次都不收老人给的饭钱,几次后老人有些不好意思。细心的何卓远发现了老人的为难,于是每次只收一元饭钱,让老人心里舒服些。

这样的善事,何卓远坚持了三年,直到被有心人爆料后,众多商家也默契地加入“一元关爱计划”。

社区门口的洗脚店,原本每月组织志愿者到养老院为老人洗脚,在何卓远的影响下,十几家洗脚店给社区分发一元洗脚卡,老人可以凭洗脚卡到店里洗脚,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洗脚店技师还会上门服务。

何卓远说,现在来店里吃一元套餐的人已经很少了,这说明没人照顾的老人越来越少。有时候听到来店里吃饭的老人和一起吃饭的子女开玩笑:“以后你们不照顾我,我就来这地方吃饭,那你们可就丢脸了。”

“双向”志愿服务

缺钱可真是个麻烦事儿。

赵会新免费为社区拍照的活动已经很久没有进行了,是因为社区没有照片打印机,拍完照后只能用U盘存储,另找地方打印。这样反而更麻烦,居民就很少来了。除此之外,赵会新的志愿者团队每次进行志愿服务,还需要去借红马甲。有时候借到的红马甲后面印着的还是“青年志愿者”,社区居民看到了都会调侃两句。

“好在我前几天和社区书记商量了,下个月会给我们做五件新的红马甲。”赵会新有些开心。

南院门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娟也说:“小到举办一次社区活动,买些水,大到帮扶孤寡老人时,数量多的情况下,光靠志愿者捐物资肯定不够。有时候想给志愿者一个荣誉证书感谢一下,也只能另拨社区资金。”

其实社区干部也尽力给志愿者“志愿服务”。太白社区干部在收到政府分发的口罩等防疫物资时,会匀几个口罩给社区志愿者。在科普大学课程的开展中,会让志愿者填写调查问卷,发现老人的需求,从而配备相应的课程,还能吸引更多志愿者加入。除此之外,社区干部认真观察志愿者情况,有些老人带孙子,社区就会专门开展一些针对儿童的文艺表演,环保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志愿者也感觉到社区对他们的关怀。

志愿者在路口做文明引导,或者门口执勤需要登记时,有些居民不配合,甚至可能引发矛盾,解决得不好,会伤到居民的利益,更会伤害志愿者的心。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太白社区有专门的培训和管理制度。

太白社区通过集中交流、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培训。培训过程中分享自己遇到的问题,集中讨论,分享经验。社区还建立以服务时长和服务质量为内容的星级评定制度,在本社区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

太白社区还采用“五色网格治理体系”,根据每个区域住户特点成立五个志愿者分队。例如高层小区白色垃圾比较多,就在这些小区成立“绿色先锋行志愿者服务队”,经常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和小区环境治理。五个志愿者分队都有社区工作者作为队长,集中志愿服务,为自己的小区办事,还有社区工作者“撑腰”,大家志愿服务的效率越来越高。

“好像每次来参加活动的就那些活跃的人。”不少志愿者都提出这样的问题。愿意来参加志愿者活动的人一般都是社区积极分子,有文艺表演就来搬桌子,有环境整治就跟着捡垃圾,但一个社区几千甚至上万人,怎么能调动其他人的积极性呢?

端履门社区2020年1月份推出了“志愿同行累计幸福”的公益服务积分兑换活动。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长、难易程度,可以盖一个或几个积分印章。兑换的礼品包括洗衣液、饭盒、笔记本等生活用品和文具。

这项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老人加入进来。端履门社区副主任焦俊颖说:“志愿者也不是为了要这些东西,但这些奖品就像个荣誉证书,兑换来的东西让大家有了‘好人有好报’的甜蜜。”

上一篇:区城管局局长庞鸿飞检查张家村辖区“盯难点、治顽疾、再提升”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

全站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