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长安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拓宽乡村人才来源,扎实推进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把人才聚集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实现人才发展与乡村振兴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涵养“蓄水池”打造发展引擎
通过选一批第一书记、派一批退休干部、引一批乡贤能人,聘一批专家学者组建乡村振兴人才三支队伍,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强化人才支撑。选派232名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以“政治化、知识化、年轻化、专职化”为标准,为232个村选派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安排4名区级领导兼任街道乡村振兴第一书记。成立198支乡村振兴工作队,组建由乡村振兴第一书记担任队长,退休干部为副队长,乡贤、企业家等为队员的乡村振兴工作队。组建14个乡村振兴顾问团,邀请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驻区高校20名专家教授担任顾问团成员,为乡村振兴提供乡村规划、文化旅游、食品安全、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智力技术支持。
拓宽“进水口”提升致富本领
专业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领头人,在乡村产业振兴中有着显著作用。长安区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专业人才利用现代化技术经验和科学知识拓展乡村产业发展渠道,切实带动农民群众提升生产技能和致富本领。
引进地方级领军人才,引进农业领域地方级领军人才2名作为首席专家,组建“首席专家+专业人才团队+协会”的专家帮扶团,充分发挥高层次才的引领辐射作用,对葡萄、草莓、花卉等特色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选聘科技特派员,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选聘14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围绕全区重点产业,服务对接长安区瑞邦种养殖等14个专业合作社、27个行政村,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招募特聘农技员,经专家评审,在全区选出10名农技推广服务特聘农技员,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切实带动长安五大产业发展。
打好“乡愁牌”传承文化资源
各街道依托乡村自然风景和人文资源,打造环境优美的花园乡村,建设内涵丰富的村史场馆,留住乡愁,激活记忆,吸引了一批爱好乡村文化、有绝活、有技艺的人才“返乡”创业。多位非遗传承人定居王莽街道小峪口村,成为了王莽的“新村民”,发展“泥叫叫”、传统脸谱制作、木板年画、土织布等“非遗乡集”,成为了王莽新业态发展的重要引流人。王曲街道结合柳青精神传承工程,与西安美术学院开展“校地合作”,启动“对话柳青”版画展教学实践活动,创作具有皇甫特色的艺术装置,不断探索乡村振兴的“美学路径”。乡村文化得到大力传承的同时,还能够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通过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使文化资源变为经济资源,优化乡村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