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新春走基层丨“有事儿,找老张!”

2023-01-06 09:05  群众新闻

开栏语

又是一年春来时。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陕西日报记者再次奔赴三秦大地,深入基层一线,用脚丈量、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心描绘,走乡村、进社区,听民情、访民生,见证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感受昂扬奋进的时代脉动,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心系民生的镜头,追寻新春的气息,捕捉三秦大地上那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奋斗故事,记录下属于新时代的芳华绽放和梦想生长。

新春新景,新事新风。即日起,本报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生动报道新春里那些关于欢喜、期盼、坚守、奉献的感人故事,全面展现人民生活新面貌、社会发展新成就,带您看见一个欣欣向荣的陕西。

让我们一起,向着春天出发!

1月4日,在位于西安高新区丈八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张兴无调解工作室里,一男一女“剑拔弩张”。

“就这,一分也不能多!”靠窗倚坐在沙发上的中年男人腾地站起来,猛一拍桌子嚷道,眼睛瞪得浑圆。

对面的女人虽身形瘦弱,但毫不示弱,也站起来,连珠炮似地盘问起来,嗓门一声大过一声。

张兴无赶紧上前,把他们分开,顺势把一杯热茶递给男人,劝他坐下。男人低头不再言语,女人也“熄了火”。

65岁的张兴无是一名人民调解员,担任高新区调解委员会主任。1978年从部队退役后,张兴无便干起了基层调解工作。40多年来,他调解过不计其数的矛盾纠纷。处理这样的纠纷,他自有秘诀。

“小伙儿,别的不说,你就不想想你娃?”

“女子,叔明白你的难,也支持你,但是……”

……

张兴无把自己的椅子往前挪了又挪,一句又一句真诚贴心的话,慢慢抚平了双方紧皱的眉头。

1个多小时后,这对想要离婚的夫妻终于达成了协议。张兴无送他们走出调解室时,女人紧紧握住张兴无的手,眼泪又一次涌出来,哽咽着说不出话。

“娃,啥也不用说,以后好好过。有事儿,找老张!”张兴无拍了拍女人的肩头,亲切地说。

“有事儿,找老张!”这是张兴无的口头禅,也是无数知道或接受过张兴无帮助的群众认准的“理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在那间小小的调解室里,张兴无用一腔热爱和一颗真心,化解无数争吵对峙,“调”出一方和谐安宁。

“这几天特别忙,恨不得身上长翅膀!”送走当事人的张兴无,这才顾上和记者搭话。他说,每年春节前后是自己最忙的时候,从四处奔波为农民工讨薪维权,到趁外地打工人回家调解各类家庭纠纷,再到走街串巷处理邻里间的矛盾,几乎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

但是,对于这种忙碌,张兴无没有显出丝毫厌倦。他从随身的黑提包中拿出一沓沓卷宗和调解目录本,一边展示着自己近日的调解成果,一边规划着接下来的调解日程。欠钱还钱、赡养抚养、邻里矛盾……张兴无翻阅着、回忆着、计划着,那些家长里短里的每一个细节他都记得清楚、说得真切。

“干这行,耐心、爱心、公心、真心是必备条件,除此之外,要坚守法律底线、传播正能量,还得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懂得沟通的技巧,时刻和群众共情,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家的事来办。”张兴无说,人民调解员要想通过高效的调解让一些棘手的、细微的麻烦事及时化解在基层,就得脚步跑得勤,进百家门、听百家情,融法于情、融情于法,用理性、积极的沟通让群众舒心。

“看着事儿小,意义重大。调解一个案子就是宣传一条法律,解开一个心结就是筑牢一份和谐。”张兴无的坚守和付出,换来无数感谢与信任,也赢得肯定和嘉奖。西安市劳动模范、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最美退役军人、全国调解能手……接踵而至的荣誉印证着一位老调解员的初心。

看着张兴无已然花白的鬓角,记者问:“您想啥时候退休?”

“退休?”张兴无愣了一下,反问道:“你知道啥叫战士吗?”

“当过兵,就永远是战士,就要一生为祖国站岗、为人民放哨。”张兴无摸索着手边的一本民法典,坚定地说:“只要我能动弹一天,就要为大家服务一天,直到我动不了。”

暮色渐起,调解室窗外亮起点点灯光。张兴无坐回办公桌前,开始为当晚一起赡养纠纷的调解作准备。陪伴他的,是温暖闪烁的万家灯火,以及身后挂了满满一墙的锦旗……

截至目前,陕西共建成人民调解委员会21620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1001个、个人调解工作室320个、行政调解委员会及行政调解工作室207个。近10万名和张兴无一样的人民调解员,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每一件急难愁盼事,一点点擦亮平安陕西的幸福底色。(记者 陶玉琼)

上一篇:N95口罩KN95口罩怎么选 防护效果相同购买无需纠结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

全站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