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2023年新年伊始,陕西省两会放出重磅消息:西安正式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并由此成为继北京、上海及粤港澳大湾区之后,第四个获批建设“双中心”的城市。
此消息一出,瞬间引爆全网,而另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是,丝路科学城成为全国唯一的“双中心”核心承载区。这一新使命的加身,对于正处在提速建设加速兑现的丝路科学城而言,不仅彰显了自身的不凡实力,也进一步提升了未来发展预期。
入围“双中心”含金量几何?
所谓“双中心”,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支点,是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关键组成。
其中,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位于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金字塔尖”。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需要以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等深度融合为依托,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和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组织开展高水平交叉前沿性研究,产出重大原创科学成果和颠覆性产业技术。
科技创新中心一如其名,是在各类高校、研究机构支持下,打造具备高度集聚和竞争力的重大产业集群,加快培育科技领军企业,使得所在城市和地区能够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价值增值功能,并占据领导和支配地位。
简而言之,国家科学中心更加注重基础科研的研究和突破,科创中心则更加强调科学技术的成果转化及对产业发展的带动。要成为“双中心”,必须两手都要硬。
在西安之前,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有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合肥,获批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有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成渝、武汉等地。而成为“双中心”的只有北京、上海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西安能够成为全国第四个“双中心”城市,是国家对其科技创新实力的最大支持,也是对其多年产业积淀与科技厚度的最高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双中心”核心承载区分属不同区域,而西安“双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均位于西安高新区的丝路科学城。丝路科学城也由此成为目前为止全国唯一的“双中心”核心承载区。
那么问题来了,丝路科学城究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能够成为全国首个“双中心”核心承载区?
全国唯一“双中心”核心承载区为何花落丝路科学城?
作为硬科技创新高地、秦创原高能级科技成果转化大平台,丝路科学城科研与产业优势叠加,自然成为西安市“双中心”核心承载区的不二选择。
目前,丝路科学城已经聚集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一批优质高校资源,拥有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18所等数十家科研院所,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中科院西安科学园还布局了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多个大科学装置,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科研能力,具备开展高水平交叉前沿性研究、产出重大原创科学成果和颠覆性产业技术的条件。
据了解,未来,丝路科学城还将争取布局新的大科学装置,争创国家实验室,同时谋划建设一批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打造重大原始创新核心区,更好承担起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的全新使命。
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方面,西安高新区已经形成了全要素、全生态的孵化体系,构建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产业壮大”的创新链条,并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出“一院一所一校”模式,成功转化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培育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这些经验做法,在丝路科学城建设发展中还将持续完善更新,将营造出更加良好的科创生态,为西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创造基础和条件。
此外,在产业方面,丝路科学城聚集了比亚迪、三星、奕斯伟等知名企业,拥有全球最大的闪存芯片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以及全国最大的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光电子信息、汽车、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优势主导产业蓬勃发展,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稳固的产业基础、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综上所述,无论是基础科研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还是产业实力,放眼整个西安,丝路科学城无疑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自然也是“双中心”核心承载区的最佳选择。
分享: